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公布了網絡連接速度的測試結果。本次測試的主要目的是客觀反映中國大陸地區網民真實上網體驗狀況,所發布數據不代表運營商接入服務的接入帶寬,而是網民實際訪問特定目標網站的連接速度。
為了與全球各國家和地區的實際網絡連接速度進行橫向比較,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委托國內專業的技術服務商(康普科緯迅軟件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博睿宏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按照國際上通用的實際網絡連接速度測試原理,在中國大陸地區各省市部分IDC機房模擬網民互聯網訪問行為,分時間、分網站進行連接速度測試,并最終形成本次報告發布的測試結果。
測試方法說明
本次連接速度測試基于HTTP1.0/HTTP1.1協議,在全國各地IDC測試點模擬用戶瀏覽器訪問行為,將被訪問網站首頁全部元素加載后,獲得被訪問網頁的完全加載速度。
1.計算公式與定義:
單個頁面加載速度(KB/s)=單個頁面加載字節數(KB)/單個頁面加載耗時(s)
單個頁面加載耗時:從用戶發出請求到整個頁面的所有元素完全加載完畢所花費的時間,包括:DNS解析時間、發送請求時間、網絡連接時間、服務器響應時間、內容傳輸時間、客戶端渲染時間等。
地區互聯網連接速度(KB/s):在測試周期內,該地區參與測試的IDC模擬測試點對20個網站首頁所有測試的單個頁面加載速度(KB/s)的平均值。
2.測試周期:
2011年1月7日至1月14日,每個測試點在每小時對20個網站各采集一次測試數據。
3.IDC測試點的選擇
本次測試使用的IDC節點覆蓋國內主要城市和不同運營商。
4.目標網站選擇
本次測試以CNNIC監測的大陸地區網民訪問前20家網站首頁為模擬訪問對象。
5.模擬測試環境:
硬件:CPU主頻3.0G以上、內存2G以上
軟件:Windows XP及以上,IE7瀏覽器及以上
網絡:模擬2M獨享
測試結果的影響因素
為了避免病毒、木馬、防火墻以及計算機硬件配置等因素對于網絡連接速度的影響,本次測試采用IDC機房模擬網民上網行為的方式實施。本次測試反映的是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不能將網絡連接速度快慢歸結于某一網絡運營商、網絡接入服務商(ISP)或網絡內容提供商(ICP)的服務水平。測試結果主要影響因素包括網絡傳輸環境和被訪問網站自身條件兩個層面:
1.網絡傳輸環境層面的影響:
(1)跨運營商訪問受到網間交換影響,如A運營商的接入用戶訪問托管在B運營商的Web服務器;
(2)跨地區訪問受到傳輸鏈路影響,如網絡接入用戶訪問托管在異地的Web服務器。
2.被訪問網站自身條件的影響:
(1)被訪問網站Web服務策略,具體包括IDC機房分布策略、CDN服務選擇、DNS解析等因素;
(2)被訪問網站Web服務器所在機房帶寬、硬件處理能力、軟件配置、網站當時的負載等因素;
(3)被訪問網站的首頁字節大小、頁面結構、內容復雜程度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