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國三年,投入應不下數十億。谷歌說要走,中國互聯網企業立刻開始著手接收谷歌“遺產”。網易在郵箱的顯眼處貼出“郵箱搬家”服務, 而且特別注明,“支持收發Gmail郵件”。
谷歌中國更直接的競爭對手百度是顯然的接收大員,據說其廣告員工已經開始一個個按圖索驥撥打谷歌中國的客戶電話。此前排名在百度、谷歌之后的搜搜、搜狗、有道等也不會放過機會,谷歌的廣告代理商固然是需要拉攏的對象,其技術人員更是難得人才。某谷歌中國高官曾在私下評價國內搜索引擎的技術,其排序為谷歌中國、百度、搜狗、有道和搜搜。其中騰訊搜搜儲備數年,公司CEO馬化騰亦感嘆搜索技術門檻較高,2009年下半年,騰訊更換谷歌而使用自主研發搜索引擎,求才之心尤渴。不過截至發稿,騰訊、阿里巴巴、搜狐等公司均謝絕未對問題進行回復。
阿里巴巴集團支付寶公司某管理層以個人身份在新浪微薄上向谷歌的產品經理、交互設計師發出邀請,“不能在北京搞全球最牛的搜索引擎,就到杭州為做全球最牛的電子支付平臺而奮斗吧!如有需要,隨時聯系我,我隨時可以到北京去拜訪,或者也可以安排來杭州參觀。”不過更多的中國公司對谷歌員工的身價望洋興嘆。某中型互聯網公司負責人在表達了對谷歌的敬佩后,指出正是以谷歌為首的大型公司抬高了中國互聯網人力資本價格,導致大部分創業無法吸引最好的人才,從而“在起點就輸了一步。”此前,外界曾經盛傳谷歌中國會為應屆大學生開出25萬年薪。谷歌的慷慨也給有意吸納谷歌人才的公司出了一道難題,“他們價格太高了,我不可能為了吸收個別人才打破整個公司的薪酬體系。”前述公司負責人表示。此前,谷歌中國總裁李開復離職創業,有谷歌員工欲隨行均被李開復婉拒,他的理由就是無法為這些人支付達到谷歌水平的薪酬。
李開復在擔任谷歌中國總裁期間,與新浪、天涯等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同時對天涯、迅雷、巨鯨音樂網等公司進行了投資,一旦谷歌退出中國,除迅雷在此前與谷歌協議到期后改與百度合作,新浪等中國互聯網公司將面臨更換搜索合作服務商的局面,新浪也婉拒對此發表評論。不過一家接受谷歌投資的公司負責人表示,由于持有公司股份較小,谷歌退出中國對公司不會有什么影響。谷歌的退出還將對其客戶造成影響,阿里巴巴集團B2B業務是谷歌的重要客戶之一,由于曾經與中國另一家搜索引擎公司百度發生激烈競爭,阿里巴巴如何選擇未來搜索引擎投放廣告引人注目,不過阿里巴巴集團只是表示,確實在谷歌投放廣告,并未對未來廣告投向做出更多解釋。
“谷歌對中國互聯網技術水平的提升是難以替代的。”某上市互聯網公司高管對谷歌退出中國表示惋惜,他認為,谷歌在地圖、郵箱、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等領域的領先技術,可以帶動中國互聯網在這些領域的整體技術水平提升。他自己亦是谷歌手機地圖的忠實用戶,“可以實時查看交通狀況,免費的。”
“谷歌退出對中國的技術從業者心理打擊是很大的”。一位互聯網創業者說,過去幾年,谷歌憑借其技術先進性以及開放、共享、自由等價值觀,取代微軟成為全球科技人才心向往之的高地,“這樣一家公司居然要離開中國?”這位創業者說,“對技術人員的心理打擊太大了。”
市場、人員都可以接手,谷歌留下的這塊“精神”空地,恐怕才是中國互聯網公司們最難以接收的。